2.放开教学课堂,营造自主学习气氛,让学生“敢学”
在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中,都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循规蹈矩——想说不敢言,想做不敢动。这样的课堂,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约束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。所以,我们应该少给学生约束和规矩,多给学生自由。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生是学习知识、掌握技能、认识世界的主体,是学习的主人。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,就要放开课堂,打破传统教学中老师“一讲到底”“满堂灌”或“以讲为主”的做法,减少阅读过程中不必要的中介环节。如果中介环节太多,就会使老师的“教”代替了学生的“学”,喧宾夺主,就会使学生直接细读课文,因此分析、思考、练习的时间就会减少。学习游泳必须下水去自己游,学习跳舞必须自己去跳,绝不能由他人代替。新课标强调: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。因此,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,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主动学习。心理学家认为:“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手、动口、动脑,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十分好的环境。”
如在教学《生命 生命》一文时,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:第一,播放课文录音,初步领略课文大意。这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“听”的训练,让学生在“听”的过程中领悟情感。第二,品析语句,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语句,说说感受与体会。这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“说”的训练,通过“说体会”,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,也可以发展学生思维。第三,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升华情感。这个环节是注重“读”的训练,学生在读中读出情感,读出内涵,使文章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。第四,让学生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。这是对学生进行“写”的训练。在写的过程中,能唤起学生思考人生,感悟生命的意义。同时,在学生诵读自己的语言,加以肯定,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。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,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,一个倾听者,而主人、表演者是学生。这样,学生才会抛开心中的顾虑大胆地去展示自己,发挥自己的个性,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,达到自得的效果。